"捉襟见肘"的房价调控,受伤的只是低收入者罢了。
近十多年中国最热门的财经话题了,官方民间高手写了无数的文章预测无数的结果,但是房价没有理睬任何“理性的预言”,更不用说崩盘了,反而在2016年第三季度再度失控,以至于原本大好休假的国庆节,许多房价涨得猛的1、2、3线城市,“半夜鸡叫”出台政策,限购成风,无疑制造了又一轮恐慌。见观了调控的购房者、开发商,恐怕早已不当一回事,反而拔高了未来的涨价预期,用一些政府人士的话说,叫经营城市。
更多的怀疑者、观望者或无奈或投降加入了这场看似永远坚挺的房价游戏中,有钱的买一线城市、海外移民大城市房子,中等有钱的买1线、2线城市房子,没钱的就抢3、4线城市房子。首付不够,就到处借款;没有资格,就假离婚。当然,一部分中产和有钱的,看不懂或看着怕了,移民了,到海外拼生活去。还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坚持只买自住的房子,不关心房价。最后还有一部分,永远没有实力买房,哪怕是最近的县城买房也没实力没兴趣,而只在乡下造房子。
有人叫我说说房价走势,我想了很多,最后又觉得索然寡味。对于一个从商品房供需两端、货币供需两侧高度控盘并且由利益主导、银行强势盈利冠各行业、到处充斥永远不吸取教训的投机者和盲从者的经济体,房价失控似乎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的事,有什么好多说的呢?加上又是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巨大的房屋需求通过杠杆可以放大6-7倍,这样的空间,足以让投机和控盘者长时间玩下去而不穿帮,所有的数据看起来可能都不合理,不合常理,但是通过杠杆、恐吓、短期和过去以来的长期盈利和抗通胀能力,又可以“化解”这些不合理,从而制造更大的不合理。
通过一些和周边的案例,或许对未来的房价走势是个参考。
第一个案例
是年初借款凑首付县城买房,随着这一轮房价上涨,开始庆祝了。对于一个父子两辈月固定收入(最普通的劳动就业者)不超过7000元的2个家庭,却借款40万以上,父母只有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险,我不知道他们的借款勇气来自哪里?曾经高不可及的银行又哪来的勇气到处放房贷?这2个父子两辈的家庭未来的抗风险能力如何?面对这样的未来压力,唯一的安慰是,眼前房价的上涨,使得其买房的账面收益达到了20%,短短半年多十多万的账面盈利,让他们有非常成功的感觉,他们工作几年不吃不喝都无法有这个积蓄,因此,他们开始庆祝。通过舆论的扩张,贷款买房发财的故事将自动快速流传,更多的人将借首付款买房。而那个卖房者,相信将悔青肠子,通过同样的过程,警告任何卖房者。这个只买不卖的市场会更加极端。
第二个案例是一个老农。
他告诉我,如果不断印钱,钱越来越不值钱了,国民党当年的金圆券,他还有印象,那是对储蓄的掠夺,是对老百姓的公然抢钱,所以那个时候只好实物交易,现在也只好买入实物对抗印钱!老人辛苦一辈子,积蓄不多,辛苦拉扯几个孩子成长,有钱就造了房子,在农村里种点自己吃的加上基本退休金,也能活得自在。朴素的观念和看法,没什么错,积蓄危险的话,就变成实物,一个家庭最大的实物,是房子。当然,他老人家的观念里,并不包括从银行借钱这样的金融手段,他只是说有了储蓄,就去造房子,为自己营造一个一生的居所,有了这样的居所,人才有安身立命的基础。农村有房有田,不惧怕任何经济危机,自给自足。
第三个案例是村里的装修工人。
为了了解农村房地产情况,我认为这些装修工人是可靠的渠道。这些人是我本村的,60-70后,从事的都是灵活的装修工作。他们不愿意干城市房地产工地的搬砖工,尽管每天260元左右的工资也很不错,胜过工厂的各种岗位了,但是辛苦,所以他们愿意从事农村自建房地产的内装修业务,劳动强度比城市房地产建筑小,但收入更高一点,工作也灵活,村里现在的几个木工、泥工、水电工和油漆工,都没有进城,而是在农村里自建的房屋做内装修业务。当然,他们之前的经历是在城市里打工学艺的。这个事实告诉我们,目前地产刺激政策对他们这群人而言并没有什么正面影响,他们的工作和收成仅是中国古老的造房置业观念和行为的延伸。强大的房地产刺激政策激励了部分收入并不稳定的农村80、90后进城买房,而大多数其他人群仍然选择在农村自建房子。农村装修工的业务活跃就说明了一切。
第四个案例
是县城的土地拍卖。105亩的土地拍卖,楼面地价已经达到4500元/平方米,意味着未来县城的房价将突破1万/平方米,而上半年学区房二手房只是8000元/平方米。短短半年多20%的楼价涨幅,发生在一个经济很普通的县城,只有加工业,没有拳头产品,靠打工的浙江西部县城,工人月工资3000元左右,未来房价过1万。据说现在房地产已没有多少库存了。
经济持续发展的中国是不会出现类似日本政府亲自捅破房产泡沫的事。未来数十年房价不会出现大跌的。
文/浩然金融 投资理财分析师,笔者官方V信chr0021,笔者作为一位金融分析专家同时也关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大宗商品无一不与经济相关联,如果有投资原油 ,天然气, 白银,可以咨询本人,专业铸就品质,实力成就未来。
本文来自作者[yuange]投稿,不代表时时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st666.com/wiki/202505-162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时时推号的签约作者“yuange”!
希望本篇文章《楼市新政效果尚不明显疫情导致买房逻辑生变》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时时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 "捉襟见肘"的房价调控,受伤的只是低收入者罢了。 近十多年中国最热门的财经话题了,官方民间高手写了无数的文章预测无数的结果,但是房价没有理睬任何“理性的预言”,更不用说...